探索藝術園區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01-11 11:11 來源: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 責編:覃子喻
- 摘要:
-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帶動了很多新興行業的產生與發展。其中,藝術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空間載體之一。如今,無論是以舊工業遺址等為區位進行改造,還是依托高等藝術院校拓展空間,亦或是由傳統的文化街區、藝術家村等為基點實現升級,各類藝術園區都在努力與所在城市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品牌效應最大化。
【CPP114】訊: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帶動了很多新興行業的產生與發展。其中,藝術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空間載體之一。如今,無論是以舊工業遺址等為區位進行改造,還是依托高等藝術院校拓展空間,亦或是由傳統的文化街區、藝術家村等為基點實現升級,各類藝術園區都在努力與所在城市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品牌效應最大化。
藝術園區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各種挑戰,問題層出不窮:一些藝術園區以藝術為名,大興地產開發之土木;一些藝術園區的發展流于形式,面臨“有園無業”的窘境;一些藝術園區缺乏科學定位和合理規劃,集聚效應不夠突出;一些藝術園區先天不足,隨時可能面臨拆遷夭折……經歷曲折、失敗的情況也不罕見:北京798藝術區的幾次轉型探索、被譽為“南方的藝術航母”的深圳22藝術街區的沒落沉浮、被詬病為“藝術家跨界搞出‘鬼城’”的“賀蘭山房”等等,都成為人們觀察中國藝術園區發展的典型案例。
在新的發展階段,藝術園區如何吸取經驗,抓住機遇,實現健康發展?日前,第五屆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江西景德鎮舉辦,論壇圍繞“社會效益與文化建構”和“藝術產業與文化內容”兩方面,探討了以文化為支點推動藝術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并分享了不同地區的實踐探索。
文旅融合
實現社群和業態聚集
作為旅游資源大省,云南文化產業的戰略以旅游為依托,同時把藝術創意因素作為先導。云南省文旅廳副廳長孫炯以云南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中的文創園區協同構建為例分享了經驗。
2018年,云南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整頓旅游市場,在修復旅游生態的同時,云南旅游將打造新產品、新業態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出了“大滇西旅游環線”項目。通過打造3200公里交通線,串聯省內特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專屬滇西的度假生活美學。
同時,立足于省內特色民俗文化資源,重點發展以“金木土石布”,即鶴慶銀器、建川木雕、建水紫陶、瑞麗翡翠和各地刺繡、蠟染為關鍵詞的特色文化產業,為當地旅游經濟發展激活更多動力源。其中如建水紫陶文化產業園區已經成為集生態、文化、藝術、休閑和旅游于一體的文化旅游集聚區。“要讓文化產業園區成為我們產業的支撐點,進一步推動文化產品、創意產品轉化為旅游產品,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產業的互相支撐、互相促進。” 孫炯說。
不同于自然資源秀美的云南,本次論壇舉辦地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江西省景德鎮陶文旅集團將曾經的工業遺址打造成以陶瓷為名片的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成為全國文創產業發展升級的樣板。2020年12月29日,陶溪川文創街區成功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1-59179026 傳真:021-59179026